国家发布非遗项目 超四成为纺织非遗工坊

据了解,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,开展非遗保护传承,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,是各地开展非遗保护、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,在带动当地群众就近、灵活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非遗工坊的认定应符合以下条件:一是依托本地区一项或多项非遗代表性项目,或者富有特色、具备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传统手工艺开展生产;二是具备能够开展生产的场地、水电暖、工具设备等条件;三是以脱贫人口、监测帮扶对象为重点,吸纳带动脱贫人口就业数量较多、成效较好。具体条件可参照当地就业帮扶车间认定标准,结合非遗工坊生产经营实际合理确定场地、吸纳带动就业人数等条件,持续做好脱贫人口、监测帮扶对象的就业帮扶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
在脱贫攻坚时期,各地依托非遗资源,在原国家级贫困县建设了近1000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,这些工坊成为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抓手,通过组织技能培训、展示展销活动,在带动人民群众就业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2021年12月,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、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共同印发《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》明确,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,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更名为非遗工坊。


2、本网其他来源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
3、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,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,电话:0755-32905944,或者联系电子邮件: 434489116@qq.com 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
4、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。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。